機率思考|職業賭徒與華爾街巨鱷的高勝算思維法

  在這個世界上,除了上帝和騙子,沒有人敢說自己能夠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,意外正因往往意料之外,才被稱為「意外」。面對人生的種種不確定性,我們該如何做出決策?

  有時為了可能發生的意外提前做好準備,會被視作未雨綢繆的智者,然而當另一些人為了同樣尚未發生的事件擔憂,卻又被視為杞人憂天的愚者。看似性質類似的兩個情境,為何招來截然不同的評價,其中的魔鬼正藏在「機率」這個細節裡。

  雖然我們沒有預知未來的水晶球,但若我們能學會觀察生命中的種種蛛絲馬跡,以從「機率」出發的思維,學會忽視那些發生率極低的雜訊,將大部份心力用來預測並預防那些可能發生的意外。

  儘管我們永遠不可能擺脫機率、風險和不確定性,但透過本書分享的種種案例和思維方式,將更有可能化風險為轉機,讓那些不可預知的事件變成協助我們出奇不意的絕佳勝機!

「機率思考」能幫助我們在紛亂世界中找到相對正確的道路。
「機率思考」能幫助我們在紛亂世界中找到相對正確的道路。(博客來連結)

機率思考的基本原則

  在開始討論書中提及的各種運用機率來預測未來的妙方之前,必須先釐清一件事情,那就是何謂「機率」。以最普遍且容易理解的擲銅板為例,我們知道一枚公正的銅板,在大多數情況下出現正反兩面的機率相等,但這是否代表硬幣擲到最後,正反兩面出現的次數會相等?

  數學家凱利奇在納粹集中營中進行的實驗,為我們釐清了平均率真正的意思。由於在集中營中他無法進行太過複雜的研究,為了避免虛度光陰,他將大把的時間投入這個簡單、枯燥的實驗「擲銅板」

  當拋擲次數為500時,正反面僅相差10次,看似還在誤差範圍內,正反面次數應會漸趨相同。但當次數達到5000時,事情開始有了不尋常的變化,正面次數較反面多了整整66次,當拋躑硬幣的次數達到10000次時,正面次數更是比反面多了整整134次。這難道代表我們所熟悉的平均率不值得信任嗎?還是說這是一枚不公正的硬幣呢?

攝影師:Mateusz Dach
攝影師:Mateusz Dach

  在我們開始懷疑世界之前,作者提醒我們思考,最後會趨於平均的,究竟是正反面的相對次數,還是兩者出現的「相對頻率」

  事實上,當我們以表格的方式將結果陳列,會發現雖然正反面次數差距不斷增加,兩者出現的頻率卻也逐漸接近50%。這個簡單的實驗提醒我們,當我們知道某件事涉及機率時,應該要去關注的,是事件發生的相對頻率,而非各項結果出現的次數。

群眾智慧的妙用

  何謂群眾智慧?科學家在一場猜測牛隻重量的競賽中發現,一群人針對同一件事情做出各自的預測,將這些預測結果簡單平均後得到的結果,和最終答案只有不到1%的誤差。在後續一連串的實驗中,運用類似的方法預估總統大選的得票率、專案執行的進度、電影的可能票房等等,發現得出的預測和最終結果往往相距不遠。

  科學家開始嘗試以不同的組合、人數、主題進行有關群眾智慧的實驗,發現與一群專家做出的預測相比,一群參差不齊的群眾所做出的預測,總是更接近事件的結果。這是因為專業人士總是會遵循著相同的思考邏輯,累積之下,小偏誤就可能導致巨大的落差。

攝影師:Kaique Rocha
攝影師:Kaique Rocha

  實驗後發現,在群體中已經有專家存在時,真正能有效提升預測準確度的新成員,反而會是那些有著獨特思維的獨行俠,因為他們能夠提供不同觀點,可以避開某些專家會踏入的陷阱。與召集一群專家相比,找來更多獨行俠,或許才是透過群眾智慧做出更準確預測的妙方。

  但無論群眾智慧如何運作,其產生的最根本前提,就是「群眾」不能只有一個人。但在現實中,我們總是容易尊崇某些大師、專家的個人意見,大師之言並非都不可信,只是新研究已經找到方法,讓我們這些自認不是大師的凡夫俗子,也能做出更好的判斷。

  我們不需要真的找來一群人,才能受益於群眾智慧,只要在思考過程中納入類似群眾智慧的多樣性,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。在做出任何決定前,先把最初的想法記下來,然後開始想像另一個人說你的想法不對,並思考哪裡可能出錯,哪裡假設不正確,調整這些假設可能產生什麼影響?然後再重新預測一次。研究者發現,一般來說,前後兩次預測的平均值,會比任一個別猜測的結果都還更接近正確答案。

化繁為簡的決策理論

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得做出艱難的選擇,小至個人的職涯發展,大至國家的能源政策,在不確定面對的問題是否為真,以及嚴重性有多大之前,要做出改變似乎總需要一些勇氣。但在本書的第十七章中,提到了數學家帕斯卡的一套思考邏輯,能夠幫助我們在紛亂的思緒中理出一點脈絡。

  我們只需將「面對的問題是否為真」以及「要或不要採取行動」,這兩個變數列出來,試著評估行動會付出的成本,並且思考無視問題會付出的代價,以及採取預防措施後能減少的損失,最後我們會得到一個有四種可能結果的表格,有時候我們會輕易的發現,無論問題是否真實,都會自動浮現一個最佳策略。

攝影師:Alex Green
攝影師:Alex Green

  例如在書中以全球暖化為例,提出無論全球暖化是真議題還是假議題,採取節能政策都是最佳解,因為就算這是一個假議題,施行節能的政策後,對國家的能源安全和開支也都有正面的效益。反之,如果全球暖化是一項真實存在的問題,國家的不作為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影響。

  當然有時我們也會碰到一些問題,即使列出可能結果後,還是沒辦法輕易的找出最佳作法,這種時候會考驗個人對該議題的了解程度,並需要依自己的判斷為結果的滿意度評分,並乘上事件可能發生的機率,用期望值的方式做出決策。

  如果覺得這樣的計算過程太過複雜也沒有關係,面對經常涉及重大後果,且或然率不明的種種問題,光是把各種後果羅列成表,有時就能幫助我們找出最佳策略。當面對複雜問題難以理出頭緒時,化繁為簡的決策理論永遠值得一試。

  (具體操作方式,可以參考決策矩陣。)

學會機率思考,讓不確定性為你所用

  僅僅是談起機率一詞,許多人或許就被喚醒了國高中數學課時的創傷經驗,然而在《機率思考》一書中,其實沒有太多複雜艱深的數學公式或運算,而是以富趣味性的案例,結合生活經驗延伸以機率為本的邏輯思考方式。

  和數學相比,書中或許更重視決策時在對應領域的判斷經驗,這種快速產生模糊判斷的能力,和單純的計算相比,更有助於面對生活中的大小情境。以作者所提的決策理論為例,並不需要計算出非常準確的機率,才能判斷國家是否需要採取措施去面對全球暖化的議題,就像書中出現的大部分例子,這些理論只是協助我們判斷的工具而已。

攝影師:Pixabay
攝影師:Pixabay

  書中也以另一個角度提醒我們,統計學中具有高度相關的數據,很多時候並不能作為判斷事件具有因果關係的唯一標準。就像在美國,每當尼可拉斯凱吉的電影上映時,經常就會發生泳池溺斃的事件,但難道我們能說尼可拉斯凱吉的電影導致泳池變得危險嗎?然而在醫療健康和人文社科相關的研究中,就經常出現這種只觀察到片面現象就做出結論的聳動研究。

  另一個在疫情期間讓許多人有感的例子,是關於疫苗產生副作用或嚴重不良反應的事件。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疫苗,當有一起不良事件在媒體上被報導時,經常導致社會大眾對疫苗安全性的疑慮,進而影響該疫苗的施打率。然而作者提醒我們,在因擔心副作用而拒絕施打之前,或許該先考慮感染對應疾病的風險以及該副作用發生的機率,若出事的機率遠低於染疫的影響,或許施打疫苗才是理性的選擇。

  「機率思考」並非某種具有神力的水晶球,無法幫助我們預知未來,做出百分百正確的決定,但卻是極為有力的工具,能夠讓我們在複雜的世界中做出勝率相對高的決定。而這些小小的差異,在時間的累積下就有可能產生龐大的複利,在關鍵時刻發揮決定性的效果。

  由於文章篇幅有限,作者所提的34項策略我只能取部份進行分享,其中仍然有許多值得親自讀過,並付諸行動的思考練習。或許這不是一本讀完後能夠一夜致富、快速成功的書籍,但若能活用書中提及的方法,相信能夠在邁向卓越的道路上,給你我一些額外的助益!

好書成就更好的自己

傳染力法則|網紅、股災到疾病,趨勢如何崛起與消長

原子習慣|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

如何閱讀一本書|愛書人的閱讀聖經

動機迷思|成功取決心態而非動機,高成就者的自我驅動法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