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造物主的凝視|銀翼殺手

  1982年上映的銀翼殺手,將原著中對灰冷寂涼的核冬天,以及人類終將被自己造物反撲的恐懼,以一種陰暗、絕望的獨特色調,構築出獨樹一格的視覺風格。並以這些視覺風格以及人與科技間的哲學反思為基礎,在未來一步步擴展出生動迷人的「賽博龐克」世界觀。

銀翼殺手開頭呈現的眼睛特寫
銀翼殺手/IMDb

虛構的未來如今已成過去

  2019年11月的洛杉磯,退休警察瑞克.戴克被老長官委託,追捕一群被稱為仿生人的生化機器人,並將他們「退役」。為了開發外太空並進行殖民,人類創造了這些仿生人,並讓他們在外太空從事那些最艱苦的工作。有一部分智慧不遜色於人類的仿生人,不願屈服於奴隸般的命運,以及被設定的短暫生命,逃回地球希望找到延長生命的方法。

  退役其實就是殺死仿生人的委婉說法,然而仿生人的外表與人類近乎完全相同,為避免錯殺人類,對目標執行退役前,需要先進行一種特殊的人性測驗。為了確保測驗對於最新型的生化人仍有效,瑞克前往製造生化人的泰勒公司,邂逅了一位特別的女士,並與他所要獵殺的這些仿生人們,展開一系列生理與靈魂的衝突與激盪。

銀翼殺手中進行孚卡測試的瑞秋
銀翼殺手/IMDb

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?

  本作改編自菲利浦.狄克於1968年出版的小說,儘管拍攝過程中曾與原作者有情節上的意見相左,卻在最後獲得菲利浦的認可,認為導演非常完整呈現了他內心想像的世界。原作的主軸同樣是在「退役」從外星球逃回地球的仿生人,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想討論的議題,諸如羊和電子羊、情緒調節機與摩瑟教、大眾傳播與人,但在小說最後並沒有給讀者結論。

  有一個電影與原著皆出現的情節,是原先被植入虛假記憶的仿生人瑞秋,誤以為自己是真的人類,卻發現自己原來是被製造出的仿生人。在電影版中,對於瑞秋的內心掙扎有更進一步的呈現。在原著小說中,仿生人缺乏同情共感的能力,因此對於同類的生死並不在意。然而電影中,仿生人羅伊對同類表現出的悲傷與沉痛,以及瑞秋對於自我認同的心理掙扎,與人類對於愛與存在價值的思考並無差別。更進一步使人反思,人與仿生人之間的界線究竟在哪裡?

  和原著相比,電影版將主軸聚焦在仿生人身上,透過主角追捕仿生人的過程,一步步展現人類與仿生人間的異同,並在最後引起一個終極的思考:「究竟何為人?」

銀翼殺手中正在進行孚卡測驗的哈里遜福特
銀翼殺手/IMDb

銀翼殺手結合的多元元素

  為了延長生命,仿生人羅伊透過種種途徑,終於找到了創造自己的泰瑞博士。有趣的是,在這個橋段,他除了要求博士延長他所剩無幾的生命,更請求博士對自己的寬恕。對造物主的祈禱與祈求寬恕,正呼應了人類的某些宗教行為,在電影中,也運用了許多原作中沒有的基督教元素,例如曾在台詞中引用的聖經,以及故事最後,仿生人羅伊手中握著的白鴿。

  黑暗陰沉的城市,巨大的建築以及企業,和生活在底層苦苦掙扎的居民成了巨大的對比。在這部電影中出現的要素及視覺風格,在往後也成為了「Cyberpunk」風格的獨特標誌,而其中對於人類存在的哲學思考,也影響了後續許多影視作品,對於科技和人之間的關係產生反思。其中有些是基於科技發展想像的哲學問題,卻也有許多內容,在科技逐漸進步的當代,成為日常生活中被逐漸忽略的社會問題。

  電影最後的一段雨中淚水獨白,如下:「我曾見過你們人類難以置信的東西。戰艦在獵戶座的肩端之外燃燒。我看見了C光束在湯豪澤之門附近的黑暗中閃爍。所有這些時刻都將消逝在時間裡,就像雨中的淚水。死的時候到了。」更被視做電影史上的經典,被許多科幻迷給廣為流傳。

銀翼殺手中的雨中淚水獨白
銀翼殺手/IMDb
不能錯過的科幻經典

  電影上映時,2019年仍是30幾年後的未來,然而時光荏苒,一轉眼2019已是過去。雖然幾年前又上映了續集《銀翼殺手2049》,但也許一個轉身,2049年又已成回憶。現在回頭看當時的這部電影,確實在許多層面上都影響深遠,而導演雷利史考特在本片中呈現的一些主題與拍攝手法,也在他個人後續的作品中有很多呈現。

  或許與現在的電影技術相比,本片的拍攝步調與手法都有些沉悶,畫面也不如當今大片精緻。然而其中涉及的哲學思考,以及對於後世的深遠影響,都是我們不能錯過這部經典電影的原因。

延伸閱讀

《銀翼殺手|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?》

《月光下的賽博情書|電馭叛客 邊緣行者》